|
恭贺黑耀设计《世博黄浦体育园》和《乡村生态及文化重构—龙宫村落》项目双双荣获REARD4锐地星全球地产设计大奖银奖、城市更新设计奖银奖和文旅及乡村振兴创意大赛评审会荣誉奖REARD系列奖项颁奖典礼,揭晓城市创新、文旅与乡村振兴、BIM数字建造和地产等多个领域领域的赛事评选成果,共同展示出前沿技术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变革力量。 荣获华鼎杯金奖项目——《乡村生态及文化重构—龙宫村落》荣誉证书、奖杯及海报 金奖证书 金奖奖杯 获奖项目展示——《乡村生态及文化重构—龙宫村落》 本项目位于西南安顺市龙宫景区水竹园片区观音洞景点。项目属于喀斯特地貌构成的一片绿色谷地,其山水地貌清朗奇峻,人文和自然共存,是自然馈赠的绿色宝石,拥有浑然天成的自然基因。 我们研究自然地域村落肌理与山水自然的融合模式,将绿谷内村落的肌理重组和自然融合,激活村落文化,提升地域活力,为绿谷营造美好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,实现绿谷桃源的人文情愫和绿色和谐的栖居地。 村落脉络研究 我们对区域内的村落空间布局进行整体研究,得出以下两种类型: 第一种类型:地势较为平坦的自然村落,树枝状的村落空间布局,建筑与地形、道路以枝状的组合,形成统一又有变化的村落形态,有机融入到自然生态中; 第二类型:地势相差较大的山地村落,条纹状的村落空间布局,建筑顺应地势、因地制宜的条状布局,与自然山体、水系形成共享的栖居环境。 当地村落整体具备以下特点:谷地及平坦村落与山水景观形成多元组合模式,相互渗透与配合,铸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人居环境。 我们项目基于尊重自然山水本底,保护生态廊道、生态斑块、生态肌理,植入绿色规划理念和被动式低能耗方式,构筑山、水、村共融的空间体系。 村落肌理梳理 现状建筑排布密集,整体建筑风貌混乱,原始的自然与文化脉络遭到破坏,配置率和利用率较低,我们以建筑低密度为原则,拆除无保留价值建筑,保留或改造当地特色建筑,整体控制建筑肌理与自然形态的融合。采用统一的少数民族建筑风貌,维持有序自然的村落肌理,与自然绿谷有机融合。 整体保证村落肌理,密度与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,坚持山、水、村、人和谐共生的原则,人文情愫和绿色和谐共享的栖居地。 绿色生态融合 在现有村落中有机结合现有道路系统和开放空间系统,构建开放、多样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绿廊形态,整理提升河岸与农田的界面,河岸与村落的界面,塑造滨水空间,保证景观视野的开阔,形成自然的生态桃源基底。保证村落肌理,密度与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,坚持山、水、村、人和谐共生的原则,人文情愫和绿色和谐共享的栖居地。 老宅修复活化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,时光流逝留下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老建筑,但村民对传统建筑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不强,因追求现代感而盲目建设,导致房屋的建筑风格不统一,建筑质量和建筑高度参差不齐,建筑形式缺乏美感,与周边环境协调相对较差,普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,忽视了田野、山林的自然之美,使村庄失去了原有的亲切感和自然韵味。 修复古屋仅仅是工作的开始,更为重要的是复兴乡村的传统文化,而这些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,文化内涵也被抽离。 在古旧建筑修复中,将空置的、有历史价值的古旧建筑,通过修复和功能重置等方式进行保护利用,实现青年归乡,利用现有景区资源,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聚集人气,有效达到传统村落的活化。 重建风俗乡规 重构乡村文化生态系统,不仅需要文化设施的建立、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,也需要整合整个区域里的传统文化资源。恢复当地少数民族各具文化特征的风俗习惯,节庆活动,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如布依族的美食、服饰,屯堡汉族的服饰、手工艺、节庆活动也丰富多彩等等。 依托中华传统文化,挖掘传统道德资源,重建乡规民约,使村落具有更长的传统文化延承和传统乡村风貌呈现。 村落环境优化 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,从人、建筑、自然构成和谐统一,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,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。在保护大自然的基础上,采用多元化低能模式,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,重建和恢复生态,进而营造良好的田园景观。具体措施如下: 雨水回收:有效处理屋顶雨水和地面雨水,提升场地对雨水的吸纳、蓄滞和缓释作用,达到绿色环保、循环再利用,减少雨水的排放量。建筑材料:在当地建筑风貌控制条件下,采用太阳能光伏瓦和保温石材外墙等一系列技术,满足建筑的热能的贮存和释放作用,具有简单、经济、有效等优势,获得一种高效、低耗、少废、少污、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。河水净化:丰富河流驳岸形态,增加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,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;着重加强截污、治污的管理工作,在农田整治中合理布设生态沟渠,用于农田余水回收,防止污染水源并促进营养物质循环,净化后的水流再进入河道中。山体保护:恢复自然与村落相互融合的生态格局,控制建筑密度,加强山体保护,涵养泉水生态环境,增加色叶植被,季节色彩的变换丰富景观层次。 在河道界面优化上采用方式: 竹林+河道:保留并梳理原有竹林驳岸,幽静优美河道增设亲水木栈道,供行人赏景休憩,增添趣味性;农田+河道:蜿蜒曲折的观景绿道,串联农田河道,生态沟渠有效净化农田余水,保护河道水质;亭子+河道:朴素雅致的亭子,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,提供赏景休憩的良好环境; 村落+河道:村落前采用硬质驳岸,增加活动空间及亲水平台,观景溪戏等多元化功能相融合,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,享受生活乐趣。 在整个村落改造中,通过文化、礼俗和环境的重构,实现人与自然、人与家、人与人的生态永续。实现村庄整体活化及未来自生长活力,达到桃源绿谷的美好设想。 项目海报 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金奖项目——《世博黄浦体育园》荣誉证书、奖杯及海报 金奖证书 金奖证书及奖杯 获奖项目展示——《上海黄浦体育园》 黄浦体育公园对于我们来说,更多的是一个城市更新与城市的关系的一个思考,项目源自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,这个地块当时是世博会的一个配套用地,后续世博结束之后,这块区域就逐渐的荒废,然后封闭起来,在随着时间的发展,城市功能的更新,自发的会有一些仓储的,还有一些停车场,一些游戏房,这样功能的一个聚合点,但是相对于整个城市来说,这块区域还是过于消极和过于封闭。 我们当时是基于世博黄浦滨江公园工程以及地块的更新需求,正好结合这个契机,然后让这个地块,可以进行一个城市的思考,然后以何种方式来激活这个地块,让他成为一个更加积极开放的场所,对城市产生更多有序和正向的影响,让市民参与到城市里面,进入到这个地块,为城市市民提供更有序、更有意义的一个城市空间。 项目海报 双奖入围REARD奖项 恭贺黑耀设计《世博黄浦体育园》项目成功入围第五届REARD城市更新设计奖及《乡村生态及文化重构—龙宫村落》项目成功入围第三届REARD文旅及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大赛。 |